随着社会进步、医学发展和科学知识普及,肿瘤规范化诊治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人们对肿瘤的认识愈加深刻,对肿瘤的科学预防愈加重视。我国进入规范化、个体化和精准化的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新时代。
5 月 14 日至 16 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国家癌症中心、北京肿瘤学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承办的“全国肿瘤规范化诊疗工作会议暨肿瘤多学科诊治及转化研究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学分会主委、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任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高树庚教授、蔡建强教授、王洁教授任大会执行主席。
5月15日 8点30分全国肿瘤规范化诊疗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蔡建强教授主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李大川通过视频致辞,对国家癌症中心积极发挥行业引领作用,主动作为,努力推进我国肿瘤规范化诊疗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他强调,在规范化诊疗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肿瘤诊疗水平,努力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医疗卫生系统追求和努力的方向,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通过完善管理制度,优化医疗组织,改善质控方法,强化考核制度等方式,助力我国肿瘤规范化诊疗及质控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赫捷院士在致辞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卫生健康委一直对癌症的规范化诊疗工作高度重视。2013年成立国家肿瘤质控中心,2018 年进一步地加强质控各项工作,目前抗肿瘤药物临床监测网已对 1400 多家大型公立医院的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进行了监测。肿瘤单病种质量控制是一项迫切且必须要做的工作。在此次大会上,国家癌症中心 和国家肿瘤质控中心确定了肺癌、肝癌、食管癌、子宫颈癌、卵巢癌 5 个质控专家委员会的名单,截至目前,共成立了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在内的7个国家级肿瘤质控专委会,并由多名院士牵头担任主委和副主委。接下来国家癌症中心和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将从提升质控管理水平、开展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和落实肿瘤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方案等方面发力,进一步规范各级医疗机构诊疗活动,全面提高我国肿瘤诊疗水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高树庚教授主持了肺癌、肝癌、食管癌、子宫颈癌、卵巢癌五个专业肿瘤质控专委会的成立仪式。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教授主持全国肿瘤单病种质控工作启动仪式。赫捷院士领衔的多癌种质控专委会专家全面启动全国肿瘤单病种质控工作,标志着肿瘤单病种质控工作由单癌种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进新阶段。
在院士论坛环节,樊嘉院士、宋尔卫院士、于金明院士、马丁院士针对肝癌外科治疗技术及策略进展、肿瘤生态学与微环境、精准肿瘤学新实践、中国子宫颈癌防治策略的思考等行业热点问题发表了高屋建瓴的见解。
会议确定,将召开肿瘤多学科诊治及转化研究高峰论坛、青年暨原创研究/创新技术论坛、肿瘤单病种质控工作暨肺癌质控专委会第一次会议。中国肿瘤学界的中青年专家将齐聚一堂,从理论到实战,就肿瘤领域及肺癌精准治疗方向的最新进展、前沿思辨和学术创新等共同学习、交流、探讨。在分论坛上,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向各省肿瘤质控中心及质控专委会介绍了国家肿瘤单病种质控工作方案并提出要求,为后续全国肿瘤单病种质控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此次会议旨在促进肿瘤各学科间的交流共进和交融协作,推动对我国肿瘤诊治领域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的探索。凝聚多学科力量,更好地促进肿瘤单病种的质控管理,全面提升我国肿瘤诊疗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肿瘤医疗服务。为我国肿瘤多学科诊治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教育培训平台,积极促进行业内和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我国的癌症治疗整体正在改善,但五年生存率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差距。质量控制是促进肿瘤单病种质量控制及各种癌症规范化诊疗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作为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全体肿瘤工作者将以肿瘤患者的最大获益为己任,共同提升临床和科研的专业水平,携手促进我国肿瘤诊疗的同质化和均质化发展,为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而努力奋斗!
(文/内科 段建春 癌症诊治质控办公室 杨文静 图/内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