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下午,在流行病室乔友林主任的支持下,来自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和NYU School of Medicine的几名医学生在流行病室范金虎老师的带领下来到PET-CT中心,与全科工作人员进行学习交流。 此次学术活动由吴宁主任主持,全程采用英文。首先,由耿建华工程师简要介绍PET-CT的成像原理、方法及作用,其后,梁颖、刘瑛医生分别就PET-CT的临床应用及我中心的情况、检查流程等做了详细阐述。通过图文并茂的幻灯,简单、形象的语言,使美国医学生了解到:PET-CT对于肿瘤的早期发现、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肿瘤分期、放疗计划的制定、疗效评价、原发灶的寻找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三位老师的报告引起了美国医学生们的极大兴趣,并提出许多感兴趣的问题,吴宁和郑容教授耐心、详细地做了回答。 接下来,美国医学生们主要就美国的医保现状、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以及美国的生活向我们做了较为详细、真实的介绍。 美国的医保制度主要有三个:一是“老年医疗保险”,二是“贫困医疗救助”制度,三是“儿童健康保险计划”,上述三个制度覆盖人口仅占美国总人口的33%。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是唯一没有建立全民医保的国家,没有任何医保的美国人约5000万。奥巴马医改虽然针对这5000万人,但即使成功,也与欧洲福利国家全民医疗几乎100%的覆盖率相去甚远。相比之下,我国正在建设一套全新的医疗保险制度,我们也面临着越来越市场化的医疗服务环境,因此,美国医疗保险所经历的经验和教训,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可以从美国高额的医疗费用和覆盖不足的教训中,以及美国政府对弱势人群医疗保险计划中,看到医疗保险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在美国要成为一名医生,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艰辛,以及资金的投入。4年的普通大学学习,4年的医学院,至少3年以上的住院医师培训。医学院学费昂贵,而且大多学生都是向政府贷款,毕业后还要经过漫长的还贷过程。医学院入学考试竞争激烈,入学以后还要参加执照考试(USMLE,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地狱式”的美国住院医师培训也是众所周知。对体力、脑力的严酷考验,一般没有很强的意志力是无法坚持下来的。 PET-CT中心的医师也提出许多相关问题,双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会在一片掌声中结束。这次学术交流的成功举行,不仅拓宽了我们的国际化视野,加深了美国医学生对中国医疗的认识,更增加了中美友谊的发展。 (PET-CT 李小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