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抗震救灾战地实录(一)
——
时间:2008.05.20


抗震救灾战地实录

[编者按]目前,我院已派出了三批医疗队员奔赴汶川地震灾区。他们不负众望,克服各种困难,出色完成一次次医疗救助任务。在前方,他们不断传回振奋人心的消息。

★ 首批医疗救援组奔赴四川灾区
  5月15日中午
  我院紧急派遣的第一批医疗救援人员腹部外科医生藏磊、ICU护士李妍、车队吴琼和苏立芳携带一辆救护车及一批抢救器械及药品,参加北京市组织的医疗救援队,乘火车奔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
  15日,在开往成都的火车上,救援队召开了各医院联络会,每五个医院分为一大组,我院和北京肿瘤医院分在一组。我院救护组的4名同志讨论决定,组成临时党小组,藏磊任小组长,小组工作将以“团结奉献及最大程度满足作战需求”为指导,提出了“竭尽努力,不畏艰险,排除万难,取得胜利”的口号。
  16日,由于灾区强烈余震,医疗队乘坐的火车在重庆受阻,绕道而行,直至次日凌晨两点方到达成都。
  17日,凌晨2:00医疗队到达成都,等待救护车,随时待命。期间,医疗救援队听说所到的灾区物资短缺,于是先行采购了部分供给以做两手准备:有则,救济灾民,无则,留为自身供给,以保工作之需。 我院救护组在物资的准备中,得到了四川省肿瘤医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17日,晚9时,我院医疗组接受了任务,以成都为基地,从绵阳转运病人至重庆,再回成都基地,每天将行进约八百公里。
  18日—19日,由北京医疗队集结的65辆救护车,从成都出发到达绵阳。下午3:00多,转运病人的车队从绵阳出发赴重庆,转运病人过程中,车队绵延近一公里,出城时道路两旁的群众驻足鼓掌,场面感人。车队在行进途中不断有余震发生,晚上10:00到达重庆,将伤员安全送到医院。当夜,我院救护组随北京医疗队连夜返回成都。夜路很险,路边是山,天很阴沉,没有灯,车队的警灯给司机们照路。沿途群众送饭送水,场面令人动容。我院救护组在行动中不畏艰险,不惜奉献,持续工作26小时。救治的病人中,上有99岁的老人,下有几岁的孩子,尽管一直没有休息,但大家斗志很高,只有一个愿望,希望病人能够得到尽快救助。
  19日晚,成都电视台紧急通知,晚上可能将会有六至七级强地震,救护组全体撤出宾馆,在公园避险、露宿。
  20日上午,医疗组和北京?第五批队员汇合,再次调整支援地点。
★ 派出第二批救援人员情况
  5月17日,我院16:40接到朝阳区卫生局电话,要求派一名做肾透析的医生赶赴灾区,我院选派了ICU的王海军医生。18:40王海军到达朝阳区卫生局集合,乘当晚飞机,于18日凌晨3:00到达成都。
  18日,王海军被分配到成都下面的龙泉驿区人民医院。当时,医院有一百多伤员。 下午2:00,王海军接到当地卫生局通知,在妇幼保健院一个产妇术后大出血生命垂危,要求前去指导抢救,经过4个小时的抢救,病人转危为安。
  19日,王海军进入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医院ICU病房,王海军提出道更艰苦、更困难得地方去工作。
★ 第三批医疗救援人员
  19日下午,我院ICU护士隗伟乘飞机奔赴抗震救灾前线,当天,到达成都。
  20日上午,王海军和隗伟在成都汇合,一起赴眉山开展救助工作。
  21日,王海军在眉山市肿瘤医院、隗伟在眉山市第二医院开展工作,多数伤员是空运过来的重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