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风雨兼程五十载 热血丹心为人民
——
时间:2009.09.24


风雨兼程五十载 热血丹心为人民
——林州食管癌现场建设50周年研讨会顺利召开

  9月12日至13日,由我院和卫生部疾控局、林州市政府主办的林州市食管癌现场建设50周年研讨会顺利召开。赵平院所长、董碧莎书记亲自带队,我院部分科室主任、科研人员代表以及党办、医务处、科研处等职能部门组成30多人的团队参加了研讨会。卫生部原副部长彭玉,疾制局副局长孔灵芝,医政司副司长宇飞以及农村卫生管理司、医疗服务监管司、政策法规司领导以及河南省卫生厅、安阳市领导等出席了研讨会。
  林州是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也是我院多年坚持开展基层癌症防治研究工作的高发现场之一。1957年,林县食管癌高发的问题受到周恩来总理高度关注,并指示“摸清情况,研究出对策”。1958年秋,我国肿瘤防治工作杰出的组织领导者、中国医科院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李冰同志,首赴林县开展调查, 拉开了林州食管癌防治的序幕,之后按照周总理指示派出专家医疗队,长驻林县,开展食管癌现场综合防治研究工作,从1959年医疗队进驻林县, 至今已经持续50年,先后参加食管癌防治研究的医疗队员有340多人。以李冰同志为代表的医疗队员长期坚持在林县开展食管癌防治研究工作,被林州人民亲切地称为“北京医疗队”。
  我院历届领导班子,都将林州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做为我院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一直通过领导互访、现场指导、人员培训、现场教育以及国内国际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对林州肿瘤防治工作给与极大的关注和支持。50多年来,我院恪守总理嘱托,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的优势,积极帮助建立了县、乡、村三级防癌网络,开展了大范围的食管癌普查和基础研究工作。与林州同仁共同面对林县“食管不通”这一严重影响老百姓健康的问题,协同攻关,相互促进,密切协作,共同发展。
  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当年缺医少药、技术匮乏的林县,变成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食管癌防治研究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林州的三级防癌网络模式,以及连续50多年坚持开展的肿瘤登记工作,为我国的肿瘤防治提供了宝贵经验。近年来,林州市每年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食管癌住院病人5000多人次,林州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分别从70年代的122.27/10万,102.58/10万下降到了2006年的84.20/10万和61.35/10万。食管早期病变的发现率由原来的5%,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
  与会领导和代表还参观了我院设在姚村镇的食管癌防治研究基地,以及我院多年扶持的姚村乡卫生院。我院医务工作者50多年扎根林州、薪火相传的食管癌防治研究工作,以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医德给与会同志留下深刻印象,50年来我院培养了一大批林州自己的预防控制、临床诊治的肿瘤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给林县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医疗队,探索出了一条中国自己的防癌抗癌之路,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肯定。
  在癌症高发现场工作暨新形势下我国癌症防治工作研讨会上,赵平院长作了“我国基层肿瘤防治模式及机制”主题报告,会议邀请了来自不同方面的专家、基层代表就新形势下我国癌症高发现场防可持续发展、基层医生培训、肿瘤登记、癌症早诊早治等工作开展了广泛了研讨。研讨会系统回顾了林州食管癌综合防治工作,科学总结了林州食管癌现场建设50年的经验,与会代表充分肯定了林县食管癌的综合防治工作采取的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现场、实验室、临床相结合,早诊、早治、预防相结合,从现场实际情况出发等方法,高度评价了我院多年坚持开展的现场综合防治工作,一致认为林州模式是符合我国特色的肿瘤预防控制之路,林州经验为现阶段城市扶助农村,尤其是扶助高发区癌症防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出席了林州市政府为李冰、沈琼塑像揭幕仪式和北京医疗队、河南省医疗队纪念碑揭幕仪式。 (党办 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