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4-25 | 撰稿:裴炜(结直肠二组)
2013年11月,患者强某被诊断为低位直肠癌局部晚期,在辗转就诊多家大医院后,均被告知肿瘤无法完整切除,术后残留的可能性大。来我院就诊后行同步放化疗,后经多种检查(核磁、增强CT、超声内镜)评估肿瘤虽有所缩小,但仍侵犯肛提肌等直肠周围组织。2014年2月,病人入住我院结直肠二组,张海增教授为病人成功施行了腹腔镜辅助直肠癌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根治术(extralevator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ELAPE),完整切除了肿瘤,病理证实环周切缘阴性,术后一周病人顺利出院。 传统的腹会阴联合根治术(APE)是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术式,但术中易出现意外穿孔,且术后环周切缘阳性率及局部复发率较高。2007年瑞典的Holm提出直肠癌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cylindrical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CAPR)的新术式,2009年此术式又演变为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xtralevator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ELAPE),此术式的切除范围包括全部肛提肌、直肠系膜和肛管,因增大了低位直肠肛门周围组织的切除范围,切除的标本没有狭窄的“腰部”而呈“圆柱形”,环周切缘阳性率、术中肠穿孔的发生率及术后局部复发率显著降低。此手术适合于侵犯肛提肌的临床T4期、无法保留肛门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但ELAPE手术由于需要切除更多的直肠周围组织而形成较大缺损,多需进行会阴部的重建或修补,会阴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并且术中容易损伤盆腔自主神经,造成排尿功能及性功能的障碍。此外,在进行会阴部的手术操作时,需术中翻转体位,由截石位改变为俯卧位,并要重新消毒、铺单等,手术时间会延长。 从去年开始,结直肠二组张海增教授团队在大量开腹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基础上,将这一手术时间长、创伤大、需要翻转体位的复杂手术转化为无需改变体位的腹腔镜微创手术,简化了手术,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手术时间,并达到了与ELAPE手术同样的切除范围和治疗效果,降低了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到目前为止,该团队已连续开展了近10例腹腔镜辅助的改良ELAPE手术,术中无需翻转体位,也无需进行会阴重建或修补,并且保留了完整的盆腔植物神经,从而保证了术后良好的排尿功能和性功能,平均手术时间与传统腹会阴联合根治术相近,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7天,全部患者无一例出现环周切缘阳性和术中肠穿孔,无一例出现因盆腔自主神经损伤造成的尿潴留或性功能障碍以及会阴切口并发症等。这标志着我院结直肠外科和结直肠微创手术的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