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0-12 | 撰稿:门阔(放疗科) | 摄影:门阔(放疗科)

国际医学物理组织(IOMP)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在英国布莱顿召开的国际医学物理学术大会(ICMP2013, 2013.9.1-4)上,IOMP表彰在全球遴选出的50名对现代医学物理学做出卓越贡献的医学物理学家。我院放射治疗科胡逸民教授获此殊荣,成为当选的唯一一名中国专家,其成就通过海报进行了展示。 胡逸民教授近50年来一直致力于医学物理学方面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尤其是在医学放射物理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中国首次成功制作手动多叶准直器,成功应用于钴-60和高能电子束的临床治疗;70年代,在中国创立临床剂量学系统,提出肿瘤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临床剂量学四原则;8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立体定向放疗、三维适形放疗及肿瘤放射治疗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研究,推动中国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健康发展;90年代初,在中国独创开展体内预埋金球重定位的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著有《肿瘤放射物理学》、《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学》、《肿瘤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等,合著《肿瘤放射治疗学》等。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有两篇分获卫生部科技成果进步三等奖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成果进步一等奖。主持国产OUR旋转γ刀第一代治疗计划系统的物理设计与实施;主持国产CREAT X线立体定向治疗(X刀)系统的物理设计与实施,并已获中国广东省经济委员会优秀新产品一等奖、广东省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拥有“三源X (γ)调强治疗装置”、“调强多叶准直器”等多项中国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目前正在主持开发“三源6MV-X射线医用加速器调强治疗装置”,及其相应的最新型肿瘤放射治疗三维计划系统,该项发明的实现,将改变未来放射治疗的面貌。 作为中国首席医学物理师,胡逸民教授长期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物理室主任,并担任国内外多项重要学术职务,包括中国医学物理学会(CSMP)主任委员、亚太地区医学物理联合会(AFOMP)主席、国际医学物理和生物医学工程科学联盟(IUPESM)执委,以及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秘书长等。几十年来,胡逸民教授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放射物理人才,他们中很多人已成为本学科的骨干和学术带头人。胡教授多次举办国际、国内放射物理和放射肿瘤学术会议,主持中法、中瑞放射物理讲习班和学者交流项目,对促进我国医学物理学的发展、扩大和提高我国医学物理的国际影响和地位,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 胡逸民教授的入选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医学物理学的发展,展示中国医学放射物理的现状和进展,将极大地提高我国专家在国际医学物理领域的话语权,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我院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