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晚报《健康专列》抗癌讲堂
抗癌讲堂开通后,收到很多读者提问,其中有读者关心脑肿瘤的预防及复发问题,就这个问题,请您从专业角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答。具体采访内容如下:
1、 脑肿瘤的产生与哪些因素相关?可预防的因素有哪些?
(一)脑肿瘤发病因素
1.遗传因素
脑肿瘤中,神经纤维瘤病、血管网状细胞瘤和视网膜母细胞瘤等有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这些肿瘤常在一个家族的几代人中出现。胚胎原始细胞在颅内残留和异位生长也是脑肿瘤形成的重要原因,如颅咽管瘤发生于颅内胚胎颅咽管残余的上皮组织,脊索瘤来自脊索组织残余,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来自皮肤组织,而畸胎瘤则来自多种胚胎残余组织。
2.物理因素
现已肯定电离辐射能增加肿瘤发病率。颅内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多年后在照射区可发生纤维肉瘤和脑膜瘤,有垂体腺瘤术后行放射治疗而出现鞍部脑膜肉瘤的个案报告。儿童头癣行放射治疗与日后发生脑瘤之间有一定关系。虽有外伤后发生脑膜瘤的个别报告,但外伤与颅内肿瘤发生的关系尚难确定。
3.化学因素
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和亚硝胺类化合物均可诱发实验动物产生脑肿瘤。将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种植到脑的不同部位,可以诱发不同类型的脑肿瘤。亚硝胺类化合物口服和静脉注射都容易使神经系统产生肿瘤,其诱发的肿瘤好发于大脑半球的脑室周围及皮层下白质内,三叉神经和脊神经根;怀孕后半期,单次用亚硝胺类化合物,可使其后代产生脑肿瘤;成年鼠静脉内反复注射亚硝胺类化合物可诱发脑、脊髓及三叉神经形成恶性肿瘤。
4.致瘤病毒
将腺病毒接种到动物脑内,可诱发多种肿瘤。乳头状瘤多瘤空泡病毒种植于动物脑室内可诱发髓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乳头状室管膜瘤、脑膜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鸟的肉毒病毒接种到鼠脑内,可诱发出合乎实验要求的动物脑瘤模型。
(二)预防
脑瘤的一级预防是病因学预防,是指对一般人群消除或降低致瘤因素,促进健康,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戒烟;合理的膳食,主要是指脂肪和维生素的摄入量,已通过开展营养干预研究证实;节制饮酒,酒与烟在肿瘤发病中有协同作用;免疫接种,如乙脑疫苗的计划接种;防止职业病,如电离辐射,石棉的的作用;全社会肿瘤预防的健康教育。
二级预防是发病学预防:是指对特定高风险人群筛检早期肿瘤病例,从而进行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其措施包括筛查和干预实验。如对脑外伤患者需检查头颅CT;对家族中有神经纤维瘤病发生的人群行头MRI检查,筛检脑膜瘤及神经鞘瘤;对有癌症病史的患者定期复查MRI筛检转移瘤;对艾滋病患者、老男人及免疫力底下的人群作CT或MRI筛检颅内淋巴瘤。
三级预防是指对现患肿瘤患者防止复发,减少其并发症,防止致残,提高生存率和康复率,以及减轻由肿瘤引起的疼痛等措施。包括定期随访、及时复查影像、早期功能锻炼及康复治疗、完善治疗手段减少治疗副反应、早期预防并发症发生等。
2、 如果已经患上了脑肿瘤,目前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治疗后应多长时间复查一次,复查时应做哪几项检查?
治疗方法 有观察随访、手术、放疗、伽马刀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和生物治疗等。其中,手术是治疗颅内肿瘤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良性肿瘤经手术大多可治愈;恶性肿瘤通过手术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并为术后放化疗提供病理学甚至分子病理学依据。
随访复查 良性肿瘤,术后2年内,每3~6个月复查1次,2~5年每6~12个月复查1次,之后可每1~3年复查一次或根据病情变化复查。恶性肿瘤,术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2~5年每6个月复查1次,之后可每年复查一次。
复查主要以影像学检查为主,推荐选择增强磁共振,最好保证在同一家医院,相同条件下进行,这样有利于前后对比。对于垂体瘤,还需要检查垂体激素,接受化疗的患者还应做血液化验,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3、 患上脑肿瘤后如何防止复发?
首先,要完成所有规范化治疗,并按期复查随访;其次,要正确认识脑肿瘤,要有健康的、阳光的心态面对脑肿瘤,要有战胜脑肿瘤的信心;再次,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增强体质等。没有完成规范化治疗,整天心情郁闷、情绪低落、宅在家里或躺在床上势必削弱人的抵抗力,会给肿瘤复发创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