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女士,今年37岁,已婚育。因“慢性腰疼伴右下肢放射痛”早在13年前就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症治疗,但仍有腰痛和右腿痛。近10个月进行性加重,疼痛起自腰骶部,沿右下肢后方放射至脚踝处,夜间明显,开始影响睡眠了。于是来到我们医院就诊,磁共振检查发现腰骶管内长了一个大肿瘤,肿瘤充满骶管生长,呈分叶状,均匀强化(图1);相反,磁共振并没有显示有腰椎间盘突出症。
图1,磁共振显示腰骶管内肿瘤,未见椎间盘突出
住院后经过常规的术前检查和准备后,我们采用显微手术彻底切除肿瘤。术后第6天恢复自主排便排尿,并可下地缓行,腰腿痛消失了。术后CT显示肿瘤已经切除(图2),术后第十天伤口愈合良好拆线出院。术后病理为“粘乳头状室管膜瘤,WHO 1级”,属于良性肿瘤。鉴于肿瘤切除干净,暂不放化疗,观察随访即可。
图2,术后CT,显示肿瘤切除,周围骨质呈挤压性改变。
小贴士:
脊髓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起源于脊髓圆锥和终丝,约占室管膜瘤的13%,好发年 龄20~5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肿瘤几乎全部位于脊髓腰骶段的圆锥-马尾终丝区,属于WHO分级I 级的良性肿瘤,大多数肿瘤能够全切除,预后良好。
之所以容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为脊髓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表现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很相似,最常见的症状也是背痛和(或 )坐骨神经痛及括 约肌功能障碍及神经根痛。由于是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症状缓慢加重。因此,有慢性腰腿痛者一定要认真对待,及时检查,避免误诊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