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老人患肿瘤,化疗要温柔
作者:施秀青 时间:2014.09.12

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社会问题。截止到200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 67亿,占总人口数12. 5%,我国正在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而肿瘤是一类与衰老有关的疾病,由于老年人机体免疫力下降,各种致癌因素长期作用累积,65岁以后肿瘤的发病率显著增加。与年轻患者不同,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器官机能下降、基础疾病多、治疗耐受性差,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老年肿瘤患者的化疗需要给予充分的关注。

老年肿瘤化疗的目的,是延长生存时间,维持和改善生活质量及功能,并减轻症状。年龄并不是化疗的禁忌。事实上,限制老年肿瘤患者寿命的最重要的因素正是肿瘤,而老年肿瘤化疗可取得与其他年龄层相似的疗效。随着肿瘤治疗日益成熟,老年肿瘤患者接受化疗也日益普遍。老年肿瘤患者化疗,需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因病制宜,因人制宜,温柔以对。那么,老年肿瘤患者的化疗,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全面评估是前提

年龄是老年患者面对化疗最严峻的问题,这是因为衰老会导致器官机能减退,正常组织发生毒性并发症的风险升高,从而对化疗产生影响。老年人体内血浆白蛋白、细胞内水分减少;肝脏血流量减少,重量下降;肾脏的肾单位数量和血流量亦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上述因素会影响化疗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生物利用,使药物毒性增加。另外老年患者造血储备功能降低,也会导致化疗的骨髓抑制较年轻人明显,恢复时间延长。

除此之外,大部分老年患者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胃肠道疾病、慢性肺部疾病等合并病,也会影响到化疗药物的选择。比如伴有严重心脏病的患者,应该避免蒽环类药物的使用,而肾功能下降的患者,则应避免顺铂的应用。

老年肿瘤的化疗应该充分考虑到患者器官功能和代偿能力的衰退,并对患者的机体状态进行评估。首先应该回答以下3个问题:(1)患者死于肿瘤还是死时患有肿瘤?(2)病人他/她的一生里是否有发生肿瘤并发症的风险?(3)病人能否耐受肿瘤治疗?按照不同的预期寿命和治疗相关并发症将患者分为3类:(1)功能自主且没有合并病的患者——可以接受大多数标准的治疗措施;(2)主要功能损害和/或复杂性合并病的患者——往往不能耐受化疗,只能接受姑息治疗;(3)中度功能损害的患者(介于前两类之间)——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标准的治疗方案进行个体化调整。

方案“温柔”是关键

与年轻人不同,老年肿瘤一般发展相对缓慢,转移机会少,临床症状也较轻,但是因为老年患者器官衰老,功能下降,导致化疗耐受性普遍降低,并发症增多。所以在制定化疗方案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肿瘤分级、分期等情况,还需考虑到老年人脏器功能衰退、代偿能力差、往往存在合并病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温柔”的化疗方案。为了根治肿瘤而选择过分强烈的化疗方案,导致机体状态和生活质量的下降,是不可取的。

在考虑老年肿瘤患者的化疗时,需要谨慎而具体地分析疗效与危险性,选取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为了减轻心脏毒性,蒽环类药物可以不选择阿霉素,而选择毒性小的表阿霉素、吡喃阿霉素等;为了提高耐受性,可以使用紫杉醇周疗方案;长春瑞滨、吉西他滨、卡培他滨发生毒性的风险较小,老年人使用时可能较为安全。尤其是卡培他滨,口服给药方便,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副作用较小,因其是在肿瘤本身内活化,正常组织不易受到损伤。当发生比较严重的化疗副反应时,则需酌情减量,在保护机体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抑制肿瘤,同时避免因为过度治疗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损伤、免疫抑制、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使得患者无力完成化疗。

不良反应要重视

由于化疗药物缺乏选择性,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大量正常细胞,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常见的化疗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白细胞、红细胞或血小板下降)、神经毒性、心脏毒性、黏膜炎等,有时还会影响认知、功能、平衡、视力、听力、大小便控制和心情。不良反应如果不进行积极处理,不仅会影响到化疗的顺利进行,还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以骨髓抑制为例,这是最常见的化疗副反应,化疗药物导致患者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下降,机体感染风险增高。老年人本身免疫力较差,如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有可能出现严重的感染甚至更为严重的情况。神经毒性导致四肢末端感觉麻木和异常,影响到胃肠动力时可引起麻痹性肠梗阻,出现其他并发症。因此,重视化疗的不良反应,给予积极及时的处理,才能为化疗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心理疏导要跟上

面对恶性肿瘤,老年患者的心理会产生很多波动。在诊断之初会表现为怀疑和焦虑,确诊后有些老年患者心理压力巨大,常常表现为心烦意乱、恐惧、血压波动、睡眠差、食欲不振,甚至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晚期患者,尤其是出现复发转移、经过多次治疗的患者,会出现抑郁心理,表现为对自己的病情由关心转为随意,不过问病情变化和治疗用药。多次治疗失败、面临并发症、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往往会出现拒绝、敌对心理,临床表现为不与医务人员合作,拒绝治疗,完全丧失信心。

针对上述心理变化,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当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可以定期对患者进行老年肿瘤方面的知识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疏导其不良情绪,鼓励其乐观有信心;同时亦可移情怡性,需找患者感兴趣的事物,亦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医护人员的教育和疏导,家属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于患者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可以帮助患者乐观面对病情,积极进行治疗。

总之,老年肿瘤患者是一个需要给予爱心和关注的群体。老年肿瘤的化疗,不需要“谈虎色变”、讳莫如深,亦不可以大刀阔斧、勇往直前,而应闲庭信步、合理应对。以一种积极而谨慎的态度对待化疗,在全面评估机体状况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同时做好心理支持,努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老年肿瘤患者的化疗,需要一颗“温柔之心”,关爱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