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肿瘤患者感染新冠后,还能继续口服靶向治疗药物吗?
一般来说,靶向治疗副作用相对较少,对病人的影响也相对较轻,有研究表明靶向治疗不会显著增加感染新冠病毒人群的相关风险。如感染新冠后为无症状或者轻症,靶向治疗可不停。如果是重症,须以新冠治疗为主,待新冠康复后考虑恢复抗肿瘤靶向治疗。
2.新冠感染康复后,重新口服靶向药物的时机是什么? 目前尚无明确证据支持肿瘤患者新冠病毒感染痊愈后重新启动抗肿瘤治疗的最佳时机。国内专家共识推荐在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完全恢复后可考虑重启治疗,且在治疗前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国内外专家对不同治疗方案、不同新冠感染严重程度进行了分层管理,对于靶向治疗,可在以下基础上适当放宽要求:
(1)中度:暂停至少 10天症状好转,并且在不使用退烧药的情况下退热至少 24 小时则恢复治疗。
(3)重度-危重症:暂停所有抗肿瘤治疗至少 20 天,直到症状好转,并且在不使用退烧药物的情况下退热至少 24 小时。
3.重启靶向治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由于肿瘤患者通常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尽管新冠病毒症状消失,患者仍需要较长时间完全清除病毒。由于抗肿瘤靶向治疗疗程较长,并且部分靶向药物(如靶向PI3K/AKT/mTOR或RAS/RAF/MEK通路)可干扰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反应,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比例病毒检测复阳的情况,因此在后续的抗肿瘤治疗中,也应严密动态监测新冠病毒核酸情况。
(2)有研究显示,肿瘤患者新冠病毒感染后,10~20%的患者存在后遗症,包括呼吸系统症状、乏力、体重下降、神经认知症状等。重启靶向治疗前需要对上述症状进行评估,判断患者是否有条件进行治疗,尤其是使用会引起明显不良反应的靶向治疗药物。
(3)部分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可能会出现肺部间质性改变,因此在使用可能导致肺间质改变的药物之前,应进行胸部CT检查,评估靶向治疗药物的可行性。
(4)对于合并使用抗病毒或其他对症治疗药物的患者,需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免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或影响药效。
参考资料: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
2、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实用手册(第一版)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健康管理专家指引(第一版)
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实体肿瘤患者防护和诊治管理相关问题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撰稿:孙博洋医生 审校:段建春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