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居首位的恶性肿瘤,也是新冠病毒感染需要关注的特殊人群。由于肺癌患者相较于普通人群,平均年龄更大,肺基础功能更差,其中接受过手术的患者的肺储备进一步减少,而接受过放化疗的患者又可能出现骨髓抑制,再加上肿瘤患者本身就存在营养不良等情况,抵抗力不足,免疫力下降,又需要频繁反复出入医院,感染风险会高于一般人群;而且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更容易发展至肺炎,重症率及死亡率也会相对更高。
肺癌患者应如何自我防护、避免感染?
做好防护
做好自我防护是重中之重。不接触有发热、咳嗽、咳痰、腹泻等症状的人群,外出必须全程携带口罩,尽量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频次,不聚众,少聚餐,注意个人卫生,餐前、便后需要严格七步洗手法洗手。
增强体质
保证健康饮食,保证优质蛋白摄入,补充新鲜果蔬,保证营养均衡,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当加强运动,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态健康。
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肺癌患者可以在排除其他禁忌症后,接受疫苗接种。对于接受过根治性手术切除或放化疗后目前身体情况良好的早中期肺癌患者,可尽快接种疫苗;对于即将接受手术的患者,可在术前1周之前接种疫苗;对于正在接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中晚期肺癌患者,可在身体情况允许情况下,择期尽快接种疫苗;如正在接受化疗的患者,可以在两次化疗间期接种疫苗,注意避开骨髓抑制最重的时期;如正在接受放疗,可根据放疗部位、放疗时间等因素与放疗科医师沟通后择期接种疫苗。
肺癌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应当怎么办?
如感染新冠病毒,对于目前已经治疗完成、处于无瘤状态、恢复期的肺癌患者,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疗与普通患者没有差别,根据严重程度分级接受相应的治疗即可。而对于正在积极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活动性肺癌患者,抗肿瘤治疗过程中感染新冠病毒,建议暂停抗肿瘤治疗,优先抗新冠病毒以及其他退热、止痛、止泻、止咳等对症支持治疗。
什么时候能重启抗肿瘤治疗?
中国的专家共识建议肿瘤患者在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 24 小时以上)2周,且新冠感染相关症状完全恢复后,再次进行核酸检测,若核酸检测阴性(连续 2 次,间隔 24 小时)可考虑重启治疗。治疗前应再次进行核酸检测以免出现复阳。在后续抗肿瘤治疗过程中,需要严密动态监测核酸情况。
美国 NCCN 指南进行了分层推荐:
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疗:无症状感染者可暂停10天,持续无症状则恢复治疗;轻-中型感染者:暂停至少10天,症状好转,并且在不使用退烧药的情况下退热至少24小时则可恢复治疗;
化疗:无症状感染者暂停至少 10 天,持续无症状则恢复治疗。轻-中型感染者:暂停至少 14 天 症状好转,并且在不使用退烧药的情况下退热至少 24 小时则可恢复治疗;
重度-危重症:暂停所有抗肿瘤治疗至少 20 天,直到症状好转,并且在不使用退烧药物的情况下退热至少 24 小时。
如果由于肿瘤无法控制而迫切需要进行抗肿瘤治疗,需要根据肿瘤内科专家判断进行治疗。
所以,肺癌患者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更高,重症比例及死亡率更高,做好个人防护及疫苗接种是重中之重。如果确诊,也应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加强营养、注意休息、稳定情绪。希望每个癌症患者都能平安、顺利地度过这段时期!
撰稿:徐佳晨医生 审校:李峻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