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在科室主任王锡山教授、科室副主任刘骞教授及两位病区主任周志祥教授和张海增教授的带领下,规模逐步扩大,人员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国际、国内影响力显著提升。结直肠外科目前拥有2个病区,1个编辑部,床位今年扩大到90张;科室现有8名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编辑,1名科研助理;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8人。在读博士生40人,在读硕士生7人。护理团队:国际造口师4人,护理人员38名。
1.结直肠手术例数突破三千
2018年结直肠外科手术量又有了新的突破,全年总计完成3027例结直肠肿瘤手术,手术量较2017年提高了18.5%,其中本院完成2694例,分院完成333例,四级手术占到81%。在2018年9月25日,结直肠外科快速康复病房进行了乔迁,结直肠外科床位数量由79张扩大到90张,单日手术量最高达33台。由于手术量逐年增加,结直肠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加班加点工作到后半夜已是常态化,60%的手术是在下午5点后完成,经常是在晚上10点大家进入梦乡的时间,大部分医师还在奋斗在手术台上,为患者实施手术。全体医护人员不辞辛劳、兢兢业业,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虽然很多手术在很晚的时间完成,但患者的安全是重中之重,全年二次手术率在1%以下,达到了国际最低水平,确保了手术质量。
2.打造科室品牌:微创中的微创,疑难中的疑难
微创中的微创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NaturalOrificeSpecimenExtractionSurgery,NOSES)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巧妙地结合了无疤理念与常规微创设备,通过人体自然腔道(直肠、阴道)将手术标本取出,避免了常规腹腔镜手术的切口疤痕,具有手术创伤更小、患者疼痛更轻、腹壁功能更好、美容效果更佳、患者恢复更快、患者心理状态更好等多种优势。患者术后疼痛轻微,麻醉苏醒后便可以下地自由活动,进流食。喜爱唱歌的患者甚至术后第一天便要唱上几句,没有了传统开放手术术后需要卧床三天、下地需要家人搀扶的痛苦,是一种“好上加好,美上加美”的微创新技术。2018年结直肠外科完成了197例“微创中的微创”NOSES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无论从总结直肠癌手术数量、总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数量还是总结直肠癌NOSES手术数量方面,均占据全国第一,获得全国同行称道。
著书立说
疑难中的疑难
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复杂疑难手术是大多数医生都不愿收治的,尤其是做过新辅助放化疗的患者,手术难度大、时间长、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均较高。但是,对于这些患者来讲,手术是其唯一能够治愈的机会。
对于高风险、复杂疑难患者及肝转移、肺转移等患者,结直肠外科从不轻易拒绝、放弃。每周四上午,由结直肠外科主导的MDT查房,联合肿瘤内科、放疗科、肝胆外科、影像诊断科、病理科等科室的高级职称医师,在认真讨论、详细评估后,为大多数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不能手术的患者经过科室间合作的绿色通道,也能够及时得到科学、合理的个体化治疗,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2018年完成多次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腹盆腔巨大肿瘤、全盆腔联合脏器切除术、直肠癌联合骶骨切除术、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肿瘤切除术等重大疑难手术183例。
手术展示
3.学术交流国际化
第三届国家癌症中心结直肠癌国际高峰论坛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年会暨首届国际NOSES学术会议盛况空前,档次高、有深度、有广度;接地气,国际范,彰显了专业的高度,大国的气度,是2018年结直肠癌外科界最宏大的一次盛宴,也是国际NOSES学界最盛大的一次会议,参会代表4000余人。47场精彩学术讲座,内容丰富,得到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在此次大会上,中、美、俄、英、加、日、韩、土、印、葡等10余个国家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代表参会,建立国际NOSES联盟,制定及发布首部国际《NOSES专家共识》(英文版)。
王锡山教授、刘骞教授、姜争副教授、周海涛教授、刘正副教授等受邀分别在俄罗斯、韩国、英国、德国、美国等进行了NOSES手术演示、学术报告,展现了结直肠外科近年临床、科研成果,受到了国外学者的认可与高度评价。
俄罗斯
韩国
美国
总之,在2019年度,结直肠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踏踏实实工作,团结一致,在国家癌症中心平台上打造全国旗帜性的结直肠专业学科,为我国结直肠肿瘤防治研究事业作出新的贡献。在将来,我们与兄弟科室、结直肠肿瘤专业的同道一起,共同打造中国结直肠癌国家级会议品牌,为中国结直肠癌事业贡献力量,为国际医学事业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