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4日-26日,由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七届全国大肠癌学术大会在深圳圆满落下帷幕,这是全国肠癌领域的权威学术盛会。会议内容涵盖手术技术、转移治疗、早诊早治、机器人多个热点专题。来自全国消化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们利用本次会议线下聚首,云端对话,共同探讨结直肠学科发展的传承与未来。多家媒体进行网络转播,直播观看量达67万人次。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率领结直肠外科20名医生和22位研究生代表参加本次大会。科室与会代表积极参与了专题讲座、手术转播等学术交流活动。充分展示了结直肠外科在全国肠癌领域的卓越影响及学术地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参会代表与赫捷院士合影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致开幕辞
学术报告
刘骞教授-3D 4K NIR在结直肠外科的应用
汤坚强教授-《超全直肠系膜切除层面的原发性直肠癌和局部复发直肠癌盆腔脏器联合切除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梁建伟教授-纳米碳示踪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手术演示
王锡山教授团队 荧光腹腔镜结直肠手术
王锡山教授团队 3D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王锡山教授团队 3D腹腔镜下直肠癌NOSES手术
刘骞教授团队 3D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汤坚强教授团队 荧光腹腔镜结直肠手术
主持会议
刘骞教授主持主会场开幕式
在本次大会中,结直肠外科还组织“中国荧光腹腔镜结直肠协作组研究者会”,就科室团队在中国荧光腹腔镜结直肠协作组中的各项阶段性成果进行汇报,本节会议由汤坚强教授主持。
周海涛教授、刘正教授、关旭教授主持国际NOSES经典手术视频大赛个人总决赛
在本次大会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团队贡献多场手术演示、学术报告,多人主持会议或参与学术讨论,彰显了传统优势以及近年来在临床及基础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展现科室在诊治技术上的先进水平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科室简介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作为国内结直肠癌诊疗规模最大的中心之一,近年来结直肠癌手术平均3500例/年,其中腹腔镜手术占95%。结直肠外科努力打造“微创中的微创,疑难中的疑难”两大特色品牌。在微创外科领域,倡导结直肠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并逐步完善新术式十余种,手术例数居国际首位。在疑难手术方面,积极开展联合脏器、多脏器切除手术,全盆腔、后盆腔脏器切除手术等,年手术例数百余台。为实践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建立快速康复外科病房,通过优化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增加床位使用率。为实现肿瘤治疗的规范化,组建结直肠肿瘤多学科治疗团队,每周进行MDT查房,年诊治病例累积300人次,其中92%住院接受治疗,使疑难患者及时有效得到诊治。科室依托医院及国家癌症中心,借助《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的学术平台,大力倡导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目前是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国际 NOSES联盟主席单位、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青年委员会主委单位、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结直肠肿瘤学副组长单位等,科室成员在各级协会共任职113人次。科研方面,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及应用方案的精准化研究”, “精准医学研究”专项“结直肠癌专病队列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和院校级课题30余项。与此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年轻医生的全方位培养,全面提升医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采取“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模式,为中青年医生确立发展方向。科室注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进修医师培训,专业理论与临床技能结合,努力提高综合素质。科室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个体化治疗为方向,积极推广结直肠肿瘤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手术,重视MDT(多学科团队)综合治疗,不断创新,挑战复杂疑难手术,最大程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获益。
结直肠外科
202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