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至1982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技术学校实验生物专业学习,1983年至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科技大学生物系生物实验技术专业学习,大专学历。1982年至1998年医科院肿瘤研究所生化室工作,1999年至今医科院肿瘤研究所病因室工作。参与的主要研究工作:1982-1987年,进行微量元素硒的抗癌机理的研究。观察了硒在癌细胞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DNA、RNA合成、核转录活性中的作用及硒对癌细胞内蛋白激酶同工酶活性和第二信使系统的调节。1987-1989年,参与克隆癌调蛋白基因。从癌调蛋白水平较高的细胞系中提取mRNA ,逆转录合成cDNA,建立了cDNA文库,用寡聚核苷酸探针从cDNA文库中筛选癌调蛋白的克隆cDNA。1990-1994年,进行内源性蛋白酶抑制因子III(α1 –I3)在癌变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及调控、α2-巨球蛋白(α2-M)在癌变过程中作用的评估的研究。1995-现在,从事了热休克蛋白家族(Hsps)主要成员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观察了在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Hsps的不同表达水平、构建了真核表达的反义Hsps,研究了它们对多种恶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对Hsp70应用于临床肿瘤免疫、基因治疗进行了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