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是很常见的疾病,重者危及生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获得好疗效及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基本原则。肿瘤的确诊是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涉及到诸多临床科室的通力协作。包括临床医生触诊、检验科抽血化验肿瘤标志物、腔镜科及影像科定位肿瘤并取材送检病理,由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明辨病变本质、发出病理报告。病理学诊断的级别最高,尤其对于鉴别肿瘤良恶性具有指导意义。
病理检查是诊断肿瘤最直观最可靠的方法, 它将患病器官直接取下的病灶制成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明辨病变性质。如果确定为恶性肿瘤,就要对肿瘤进行病理分型,包括命名、分级、侵袭范围、切除是否充分、组织学疗效评估、预后相关等临床病理信息,这些信息是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和实施的重要依据。因此,病理学诊断被誉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对肿瘤分子机制的深入认识,病理学诊断已经不仅局限于形态学,分子病理诊断在病理检查中的作用越加重要。其一,分子病理诊断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少数疑难病例和罕见类型,当形态学鉴别和免疫组化检查仍难以确诊时,确认基因水平的异常改变有助于鉴别诊断。如克隆性基因重排检测用于鉴别淋巴造血系统病变的良恶性及T、B分型,染色体异位检测用于鉴别软组织肉瘤等。其二,分子靶向治疗是当前肿瘤治疗的热点,患者在采用靶向治疗前必须检测相应的分子靶点。这些靶分子往往是肿瘤的某些基因发生扩增或突变后的产物,如乳腺癌HER-2基因状态检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等基因突变检测、结直肠癌KRAS等基因突变检测等。分子病理诊断正是检测这些分子靶点,为肿瘤个体化治疗的前提条件。
虽然病理检查是目前最可靠的肿瘤确诊方法,但是它也有局限性。通常情况下只能将患者的部分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取材和镜下观察,只是对病变样本的抽样检查,还是有漏诊代表性病变的可能。再者,病理诊断是病理医生观察病变结合自己掌握的病理学理论和阅片实践经验,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的主观性诊断结论。与检验科化验和影像学检查相比,病理诊断思维复杂,有一定主观性。一纸肿瘤病理报告,对患者及其家庭不亚于一份“法院判决书”,将影响到病人及其所在家庭的生活幸福,必须慎之又慎。遇到肿瘤,尤其是较难确定良恶性的肿瘤,或者病理诊断结果与临床症状严重不符时,在治疗之前,最好多请几位病理专家及时复查病理诊断,以免误诊误治。
疑难疾病的病理会诊是提高病理诊断质量的有效保障。会诊是病理科的常规工作之一 ,广义的病理会诊包括病理科内 (in house)和院际间 (inter institutional)的会诊,其目的都是征询第二者,甚至更多专业病理医师的诊断意见,保障病理诊断准确性,提高病理诊断质量。
病理诊断是疾病的最终诊断,是目前医学界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病理会诊是本院门诊工作的一部分,负责对来本院就诊病人的外院病理切片进行复诊,目的是保证疾病诊断的准确和严谨。除了满足门诊病人的需求外,还有部分专程来做病理会诊的病人,以确认原单位的病理诊断。目前开设普通门诊会诊及特需门诊会诊。
病理会诊流程及注意事项
1、会诊范围:仅限于外院病理切片。
2、会诊专家:均为北京协和医院临床病理学专家。
3、取号排队:来会诊的患者或患者家属请于诊室外排队领取当天会诊号,并耐心等候。
4、会诊所需材料:
A、外院病理切片(HE切片及免疫组化切片),疑难病例需提供蜡块或者涂胶白片(若干张)备用;
B、病历资料,包括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及手术记录等,若为肿瘤性病变应说明肿瘤的部位、大小、颜色、质地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C、外院的病理报告;
D、肺非肿瘤性疾病(例如肺结核、肺间质性疾病等)、骨组织疾病及中枢系统病变应携带相关影像学资料(X片、CT、MRI)。
5、交费:在诊室内办理完会诊手续后请持就诊卡到交费处交费。
门诊楼各层均设有收费处,您可到任何收费窗口交费。由于本院实行电子化管理,交费之前必须办理协和医院就诊卡(一层大厅及挂号处均有办卡点)。
6、取结果:一般病例在办理手续后普通病理会诊需要5-8个工作日出结果,疑难病例及需要做免疫组化的病例会诊时间相应延长。
交费返回后我们会留下我们的联系方式及您的会诊号方便您查询结果。
7、接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下午1:30-4:30。
病理医师会根据疾病诊断需要谨慎选择相关病理诊断技术,该费用不包含在专家会诊费内
常婷:其实我们也知道,有很多肿瘤的患者,来肿瘤医院看病的时候,其实在其他医院可能已经诊断完了,已经有病理切片的诊断结果了,来肿瘤医院看病的时候医生还会要求他去原来医院病理科把原片调出来,再来复阅,为什么呢?
吕宁:你说的这个过程叫病理会诊,为什么要病理会诊?可以从两个方面说,病理会诊实际上就是病理医生,借阅其他医院病理科的切片,复阅之后重新做出病理诊断的医师行为,这个重新做出诊断并不等于跟原来诊断完全不一样,最重要的意义是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比如有些患者在别的医院做过活检了,为了免除你再做一次活检,把那次活检的切片拿来看一眼,如果到位,能够明确诊断,那你上手术之前不就一次活检在另外一个医院不用重复了吗?这是最重要的。也有些患者,在别的医院,比如前一段时间,两年前、三年前,曾经做过胃切除了,就这么一个胃,他想更换医院的时候,一定要把你当时既往的病理材料拿过来,这样当前医院,当前医生才能了解你的既往的情况,了解你是做了一个什么手术,切了一个什么器官,病到什么程度了,因为这次来有可能怀疑复发了,还是说你又长了一个,因为肿瘤是可以多原发的,也可以多器官的,所以比如说你以前是跟这次发生了直接关系吗?是原来的复发,是原来的再转移吗?这些在不了解以往的情况,不是很盲目吗?必须让当前的医院,当前的医生,通过给你会诊,了解清楚,才能制定对当前病情针对性的有效方案。所以第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因为方便患者,因为病理诊断的特殊性。
第二个方面,少部分病理会诊是因为疑难病例,什么叫疑难病例呢?就是它的组织学特征不典型,或者是一个非常少见和罕见的,大家都经验不足的,这个时候甚至在是不是肿瘤,是良性恶性上都会有很多分歧,这个时候有些医院就会申请上级医院,也可以是更大的医院,申请专业的专科医院,比如骨肿瘤专科、神经专科,一天到晚都看神经,一天到晚都看骨肿瘤,就专科的病理医生,这样主要还是为了病人,还是为了把你这个搞清楚,集思广益,让更多的医生对同一个不典型的病变发表意见,更有经验的医生,更加地诊断明确。其实大部分病人在不同的医生当中诊断都是一致的。因为我们诊断叫诊断,诊断学有诊断标准,最理想的诊断标准是重复性高,如果组织学上的诊断标准是三个医生看三个样,你这个诊断标准就定得不理想了。所以病理是个很严谨的工作。但是少部分是有的,换句话说,有相当一部分始终没搞清楚,病理学的分类,更新换代的很频繁,也说明这个问题,医生对于疾病的认识是滞后的。而且疾病的过程,总是从不典型到典型,逐步地发展,随着疾病的规律,越来越进展,逐步地明朗化,我的认识就更加准确。最早期的,不典型的,特别罕见的,都没有见过的,可能是疑难,就这两个需求,两个需求其实都是为了患者。
肿瘤病人为什么要做病理检查
虽然生化、免疫及影像诊断已有了很大的进展,但确定肿瘤的性质,目前仍然主要依赖病理学诊断。常用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检查方法有:常规石蜡切片,快速石蜡切片,冰冻切片,印片和括片。肿瘤的细胞病理学诊断是开展宫颈癌、食管癌等预防普查的主要诊断方法,也可用来观察女性内分泌激素水平,指导乳腺癌术前化疗的激素受体测定、了解肿瘤的放射治疗反应等。
应当指出,对于属于癌前病变的患者,在定期复查时进行病理检查则更有必要。这类患者具有较强的恶变倾向的病变,如不予以处理就可能发展成为恶性肿瘤,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定期进行病理检查,以观察其变化。例如,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胃的癌前状态,可进一步发生肠上皮化生而形成癌前期病变,容易发生癌变,与胃癌的关系密切。这些病人都需要认真治疗,并定期做病理检查,以观察病情指导治疗。
癌症的诊断方法有许多种,主要有临床诊断、理化诊断、手术诊断、细胞病理学诊断、组织病理学论断五种。其中临床诊断的诊断价值最低,而组织病理学诊断的诊断价值最高。病理学诊断可了解肿块良、恶性质,判断癌肿预后好坏,对进行癌症分类、分级、分期及命名提供直接帮助,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因此我们说,病理诊断对癌症病人来说,是最重要的诊断内容,不可忽视。
我们一般所说的病理诊断包括细胞病理学和组织病理与两大部分内容。
细胞病理学是以癌肿部位的细胞为材料进行病理检查诊断。它方法简单,便于开展,经济实用,诊断阳性率也较高,是目前进行食管癌、宫颈癌诊断的主要方法。临床上细胞病理学诊断是通过对表浅部位的癌肿或有腔道与外界相通的自然分泌物,进行直接刮片或徐片检查的方法。对无分泌物的深部癌肿,也可借助穿刺法采取标本后再进行涂片检查。细胞病理学诊断可以用于鼻咽癌、肺癌、食管癌、贲门癌、胃部、肝癌、肾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宫颈癌、皮肤癌等。常用分级方法为五级法。I级:无异型或不正常细胞。II级;细胞学有异型,但无恶性证据。
III级:细胞学疑为恶性,但不能确定。IV级:细胞学高度怀疑为恶性。V级:细胞学确定为恶性。
组织病理学是以切取或切除的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诊断。由于组织病理标本较大,可以有目的地选择最可疑的部位多次进行病理切片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一般方法,是病理检查的主要项目。组织病理学检查法可用于一切增生性癌肿,使用范围极为广泛。组织病理学的病理诊断还可用于癌症手术的术前、术中、术后病理诊断中,能为手术治疗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病理诊断虽然诊断价值最大,但也不是万能的,也有漏诊、误诊的可能,与病理医生的经验,标本取材的好坏等有直接关系。还因为癌症的复杂性、多样性,同一部位可有不同的形态变化,而不同的癌肿又可表现极其相似,因此,增加了诊断的难度,导致失误。所以,在作病理诊断的同时,还要结合临床作具体分析,以减少误诊、漏诊。此文章由肿瘤科专家孙宏新提供
肿瘤无论发生在身体表面或内部,常表现为肿块,但不是所有肿瘤都会形成肿块。如白血病(欲称“血癌”)的恶性增生细胞在骨髓和血液内并不一定聚集形成肉眼可见的肿块。反之,肿块也不一定都是肿瘤,如炎症、出血、畸形和代谢障碍等疾病都可以形成局部肿块。因此,医生为了明确肿块的性质,就需要从患者身上切取、钳取或穿刺吸取肿块或可疑组织,制成病理切片或细胞涂片,在显微锏上观察,从而做出是否肿瘤的病理诊断。
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它们的细胞形态、生长方式和速度、转移与否、对身体的影响及对治疗的效果都不相同。病理检查除了确定是否是肿瘤,还要确定肿瘤的良恶性。
病理诊断不但能确定疾病是否肿瘤,如果是肿瘤的话能确定其良恶性,而且还能进一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亚型。临床医生据此可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并估计患者的预后。所以人们常把病理医生比喻成医学上的法官。目前,在肿瘤诊断的所有方法中,病理检查是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这也就是为什么医生通过体检和其他检查(如化验、X线、CT、B型超声等),已作出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时仍须做病理检查的原因。
患者从A医院看病后,再到B医院看病时,B医院经常要会诊患者在A医院做的病理,其目的有三:一是B医院就不重复取活检了,这样可以节省患者时间和费用;二是B医院往往是上级医院,A医院病理报告提供的信息不全或不放心A医院的病理结果;三是法律上的问题,也就是如果A医院诊断错了,而B医院也照着A医院的诊断进行治疗,造成的后果B医院也得承担。
那么如何进行病理会诊呢,程序如下:
1、带着A医院病理报告单、患者身份证(有时还要承办人身份证和委托书)和押金到A医院病理科,借出病理切片(玻璃片);
2、到B医院就诊,开出病理会诊单,交费后带着病理切片到B医院病理科会诊。一般会诊结果短时间即可出来。
注意事项:借阅病理切片时尽量将所有病理切片(包括多次的手术或活检的切片、免疫组化片子)均借出,以助诊断;有时B医院要求A医院出具石蜡块,以便重新切片或作免疫组化也应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