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理工作就是将从患者身上切下来的病灶进行肉眼观察及显微镜下观察,明确病变性质,以病理报告的形式告诉送活检的医生和患者。病理报告对主管医生和患者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直接指导选择治疗方案。病理报告的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活检组织的外观、镜下所见、病理诊断及备注。
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病案号等身份验证信息。活检组织的外观即肉眼所见,包括送检组织全貌、活检部位、大小、形状、病变距离组织边缘的距离等。镜下所见就是病理医师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病变表现,在分子水平上对活检组织进行比较专业的描述,并就疾病的性质进行病理诊断。病理诊断要回答两个基本问题:其一,送检的是什么病变?其二,这个病变的性质怎么样,是否肿瘤,良性还是恶性?若是恶性肿瘤,恶性程度分级、侵犯深度及范围、淋巴结转移数目、切缘是否干净、相关放化疗敏感指标阳性程度等都要在病理诊断中详细说明。有时,病理医师会对送活检的医师或患者建议,也就是病理报告的“备注”或“注意事项”。包括应再作什么样的活检,或需再补做哪些特殊病理检查、或建议患者借阅既往手术病理切片对比观察……总之,这些建议应当引起主管医生及患者的足够注意。它是对上述病理观察及诊断不足之处的说明和注解。
需要注意的是,按照医疗规范,人体所有离体组织都必须做病理检查。凡是手术中切除的身体任何组织都应送到病理科检查,尤其是切除的痣、小肿物及皮损等,以防止漏诊或延误治疗。我们曾经历过这样一个病例,患者28岁,女性,肛周肿物一年,临床诊断为脂肪瘤(良性)。手术后切除肿物送病理检查,病理结果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恶性),可以想象如果不做病理检查而误以为是良性的脂肪瘤,延误治疗的后果将不堪想象。另外提醒患者,做了病理检查一定要索取病理诊断报告,同时也要知晓病理检查的结果,对后续治疗及判断病变的转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