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卫生部张茅书记参加我院“志愿服务在医院”四周年总结活动
来源:院办 作者:高菲、常鹄 时间:2012.08.12

from clipboard

2012年8月16日下午2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志愿服务在医院”四周年总结活动在诊断楼308会议室举行。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医政司副司长赵明钢、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窦熙照,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招募培训处处长朱迎,中国癌症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平、常务副秘书长余瑶琴,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副调研员齐士明,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党总支专职副书记崔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志愿服务工作部部长郝徐杰,及医院党委书记董碧莎、副院长石远凯、副院长王明荣和党委副书记付凤环等领导出席,学生志愿者代表、医务人员志愿者代表、社会爱心人士、媒体记者等参加大会。

董碧莎书记代表医院感谢上级领导对“志愿服务在医院”工作的支持和肯定,感谢癌症基金会的指导和帮助,四年来医院志愿服务工作在大中专院校学生、抗癌明星、医务工作者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积极参与下队伍不断壮大,大力弘扬了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为医患关系的沟通架起了桥梁,为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周年总结汇报--

付凤环副书记兼中国癌症基金会志愿者工作部部长主持本次活动,并首先向与会领导和志愿者代表汇报了“志愿服务在医院”的开展情况。截至2012年7月底,共有1927名志愿者注册,参加门诊志愿服务9236人次,共计 76466小时;参加病房志愿服务 2564人次,共计14176小时;参加大型公益活动1571人次,总计志愿服务万余人次,服务时间超过10万小时。 2012年,由中国癌症基金会发起的“为临床一线肿瘤医务人员送爱心”活动成为今年最大亮点,700余名志愿者,缝制了1500余个十字绣,历时一周将爱心送到京城21家三甲医院,慰问医务工作者1500余人。广大志愿者用行动展现着志愿者精神的品质和素质,用行动诠释着北京精神的情怀和力量。

张茅书记做重要指示--

卫生部张茅书记亲临总结大会并做了重要讲话。张茅书记强调,在当前我国深化医改进入攻坚期,医患矛盾依然多发的背景下,结合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大力开展 “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对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要把医院志愿者服务常态化、常规化,使医院社会工作逐步延伸,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社会服务。

张茅书记还提出,公立医院开展志愿服务要与当前正在大力推进的各项便民、惠民措施相结合,继续做好预约诊疗、优化门急诊流程、单病种付费以及优质护理等方面的工作,切实改善公众看病就医的感受;要把开展志愿服务与平安医院建设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要把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与开展志愿服务相结合,建立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评价体系。同时,要广泛调动医务工作者和各界人士的积极性,不断扩大志愿者队伍,最终建立一支医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

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团队接受表彰--

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抗癌乐园等11个团体的15名优秀志愿者、6个优秀志愿者团队和5个爱心志愿者团队接受了表彰。今年,首都医科大学将医院作为暑期社会实践基地,39名同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志愿服务工作,总结大会上志愿者代表朗诵了自编诗歌《献给志愿者的歌》,并向医院赠送了感谢锦旗“为病人服务,让志愿先行”。首都铁路卫生学校的志愿者带来一首《我相信》,他们青春洋溢、慷慨激昂的演唱让全场为之鼓舞和震撼,所有人齐唱“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将现场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四年来,医院按照卫生部、市卫生局的要求,深入开展 “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成功地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服务新形式。在今年卫生局“三好一满意“督导检查中,检查组对医院开展的志愿者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院将为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提供奉献爱心的平台,把志愿者工作推向更加完善、规范的道路,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