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暑假,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护理学院、首都铁路卫生学校、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多所院校学生到我院和三环肿瘤医院进行志愿服务,在门诊大厅、门诊诊区、患者服务中心、预约窗口、自助挂号机等十几个岗位都能看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志愿者们经过严格的培训,专业社工定期进行督导,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2014年寒暑假共计192人参加,服务时长8415小时。
“当患者听到我的解答后,道了声谢谢,我就觉得从心底涌起一股波动,这两个字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付出的努力会有甘甜的回报。”这是一周志愿工作后,一位医学生志愿者的真实感受。
帮助患者找到正确的病室,给体检的孩子量身高和体重,给刚入院的患者带路,教不会使用热水器的家属打水,在病床前陪患者聊天,这就是医务志愿者们的工作,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却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志愿者们觉得志愿工作对于他们来说痛并快乐着。虽然每天需要站上5—6个小时,还要不停地为每一位患者耐心讲解,有时还会遇上一些急躁的患者,对志愿者们态度蛮横,但是没有一个人的感受是这些天很辛苦,大家都觉得医务志愿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为患者服务的过程让他们感到幸福。虽然志愿工作没有酬劳,但是听到的每一声谢谢都是他们收到的最珍贵的回报。
很多志愿者觉得这次志愿服务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在与人沟通、处理突发情况的过程中,大家得到了一次成长;在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的过程中,大家收获了幸福。他们希望以后能够继续参加志愿活动,锻炼自己,最重要的是服务他人。
更重要的是,医务志愿工作让这些将来的医护工作者站在了“治病”之外的角度考虑患者的需求。这对于他们将来的工作必定是一次难得的体验。我们相信,这些充满爱心的医学生将来一定会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医学生假期志愿者服务项目侧记
通过对100名志愿者的调查,我们发现,87.5%的志愿者认为医院为医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的机会对他们而言意义重大。97.9%的学生认为参加医院志愿服务不但对他们今后找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帮助他们提高了个人能力,坚定了医学信念。其中,82.3%的志愿者认为参加医院志愿服务能够获得不同的人生体验;69.8%的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提高了自己学习新技能以及融入社区(团队)的能力;超过一半的志愿者认为参加医院志愿服务不仅能够结交到新的朋友并且家人、领导、朋友传递积极的信息,还能再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同时,学生们认为参加医院志愿服务对他们今后的医学生涯也有很大的帮助。其中,91.7%的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提前了解到了医院的就医环境及就医流程;84.4%的志愿者在服务的同时体会到了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辛苦;83.3%的志愿者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接触了解到了他们的需求,因而对自己的即将从事的医务工作的职业选择有了更加深刻和真切的认识。
通过调查,将近一半的学生曾经参加过其他医院的志愿服务,并且超过半数的志愿者本次进行志愿服务并没有学分或学校社会实践要求,是完全出于对志愿服务的热情和医护工作事业的喜爱。今后,医院还将以志愿服务为依托,开展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坚定他们从医的信念,构建和谐的医患环境。
志愿者帮助老年患者填写病案首页
志愿者的微笑
志愿者服务自助报告打印机
志愿者陪同患者检查
志愿者协助维持诊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