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我院食管癌研究又获重要进展
时间:2013.05.16

 

发布日期: 2013-05-16 | 撰稿: 谭文(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病因及癌变研究室)

  在国家863、973专项经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探索项目资助下,我院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南京医科大学等机构合作,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确定了一个与食管癌生存相关的基因SLC39A6。这篇题为“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Common Variants in SLC39A6 Associated with Length of Survival in Esophage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 Patients” 的研究论文于2013年5月5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Genetics。
  食管癌具有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病程进展迅速、易复发转移和预后较差等特点。早期食管癌多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多数病人确诊时已经发展为中晚期。研究表明,肿瘤患者的个人遗传因素对治疗疗效和预后有重要影响。因此,找到食管癌预后分子标志对患者个体化施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研究的领导者林东昕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方法,首先对1300余个食管癌患者的基因组DNA进行了全基因组变异分析,然后分别在另外两个独立样本(共1962名食管癌患者)中对发现的相关变异进行了验证。该研究确定SLC39A6基因变异(rs1050631C>T和rs7242481G>A)与受累个体的生存时间相关,携带rs1050631C等位基因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32个月,而携带rs1050631T等位基因的患者为17个月。 研究发现,定位在SLC39A6 5′ UTR区域内的rs7242481与rs1050631连锁,因破坏了与转录抑制因子结合而导致SLC39A6高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测定食管癌组织中SLC39A6表达水平的实验,证实在进展期食管癌患者中SLC39A6高表达比SLC39A6低表达生存期短。敲降SLC39A6表达可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力。该研究成果表明SLC39A6基因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也是食管癌潜在的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