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3-08-27 | 撰稿: 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宋咏梅
在国家973专项经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探索项目资助下,我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放疗科、胸外科及病理科研究人员与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国家生物芯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机构共同合作,确定了一个与小细胞肺癌生存相关的基因miR-886-3p。 这篇题为“DNA methylation mediated repression of miR-886-3p predicts poor outcome of human small cell lung cancer”的研究论文于2013年4月16日在线发表在Cancer Research上。
小细胞肺癌占肺癌15%~20%,较非小细胞癌病程进展快,易出现远处转移,就诊时60%~70%已属广泛期。其对首程化放疗敏感,有效率达 60%~80%,但治疗后很快复发,复发后对化、放疗产生抗拒,仅有15%~25%局限期、不足5%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治疗后获得5年以上的生存。分子靶向治疗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并且在部分恶性肿瘤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在小细胞肺癌中并未取得期望的疗效。因此,研究小细胞肺癌的分子机制有望成为治疗的突破点。
文献报道microRNA对不同肿瘤的预后影响显著,分别在慢性淋巴瘤、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及神经母细胞瘤和结肠癌中得到证实。而在小细胞肺癌中未见报道。该研究的领导者詹启敏教授和王绿化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利用基因芯片技术首先对42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检测,然后在另外一个独立样本即40例患者标本采用qRT-PCR技术进行了验证,发现miR-886-3p同小细胞肺癌预后相关,miR-886-3p高表达者预后显著优于低表达者。进一步研究发现:miR-886-3p启动子高甲基化介导了mir-886-3p表达缺失, 并且miR-886-3p可通过抑制靶基因PLK1和TGF-β1转录后表达水平,抑制NCI-H446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在动物体内实验中证实,上调miR-886-3p可显著抑制NCI-H446细胞导致的肿瘤生长、骨/肌肉侵袭和肺转移。
该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miR-886-3p-PLK1 /TGF-β1信号关联机制,证实其调控了小细胞肺癌的进程,表明miR-886-3p表达缺失和miR-886启动子高甲基化,有潜力成为小细胞肺癌不良预后预测指标以及新型的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