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第十九次转化医学沙龙于2014年6月11日中午11:30,在科研楼二层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沙龙活动由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义副研究员和内科马飞副主任医师共同召集,主题是“肿瘤治疗反应与标志物研究”。围绕这一主题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许杨副研究员、病理科杨红鹰主任医师和内科王佳玉副主任医师分别作了精彩报告。
首先,许杨副研究员就目前国际上基于基因表达谱数据的聚类分析,报道了目前关于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亚型的研究进展,同时辨别基底样乳腺癌和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分型的差异,由于三阴性乳腺癌基因分子亚型的异质性,导致期组织学形态、治疗反应和预后均有明显差异,提出分子信号通路对肿瘤分子标志物筛选的重要性,肿瘤的分子分型为抗肿瘤药物敏感性的预测提供了新的选择。
随后,病理科杨红鹰主任医师就临床上肿瘤分子标志物应用和规范等问题作了详细汇报,提出规范化检测对肿瘤临床诊治的重要意义。内科王佳玉副主任医师就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蒽环类药物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拓扑异构酶IIa的状况对蒽环类药物疗效的预测价值。
本次活动报告内容明确,气氛十分活跃。有幸邀请到病理科杨红鹰主任医师,张智慧主任医师,凌云讲师;乳腺外科高纪东主任医师,宣立学主任医师;放射治疗科王淑莲主任医师,宋永文副主任医师;内科袁芃主任医师;影像诊断科陈宇主任医师;腹部外科荣维淇副主任医师;流行病学研究室陈汶副研究员;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许杨副研究员、钱海利副研究员、王海娟副研究员和陈洪岩助理研究员。另外,许多年轻医师也踊跃参加,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这次报告引起了大家对肿瘤分子标志物和肿瘤分型的兴趣,重点在于对临床发现问题,提供给基础研究可能的合作点,为更好的实现基础和临床的沟通与合作,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