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打造新型科创平台,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充分发挥院校在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核心支撑和引领作用,院校启动中国医学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院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2017年院校共批准13项院校重点实验室,其中我院作为依托单位,2项申请全部获得批准,分别是内科王洁主任申请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肺癌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病因及癌变研究室吴晨教授申请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基因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肺癌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着眼于肺癌临床转化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以从根本上改善肺癌人群预后为目标,重点是进行平台建设、评估体系建立、基础理论快速临床转化以及探索最佳综合诊疗模式。主要研发方向包括建立多维度的新型肺癌分型体系,探索肺癌转化研究及平台建设的最佳模式,开展临床研究进行验证并推广等。实验室联合内科、外科、放疗、基础、病理及影像等多学科团队,组成跨领域、跨学科的功能性研究中心。通过平台建设和体系构建,实现现有及新型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快速临床转化和应用,形成肺癌转化研究模式的范本,使中国肺癌转化研究达到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基因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要研发方向是食管癌功能基因组生物学研究。食管癌系列基因组学研究不仅系统地描述了我国食管癌的遗传学背景和内在的易感因素,而且对其风险评估、早期检测和寻找潜在治疗靶点都有重要意义。为我国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提供完整的数据支持,指导食管癌患者的风险评估及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早期筛查的经济性及后续治疗的有效性,形成食管癌基因组学系统性研究的北京模式,大大提升我国食管癌研究的国际地位。综合分析食管癌遗传图谱和免疫图谱,寻找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最佳结合方案,促进具有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食管癌药物发现。
院校重点实验室是医科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聚集更多创新优势资源,完善学科布局,培养优秀人才团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孵育高端基地平台的重要载体。院校重点实验室以国家卫生与健康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着力完善医科院学科布局,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创新运行管理机制,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以解决卫生与健康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制定疾病防、诊、治技术规范和标准,研发急需重大产品为重点,为完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国家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