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人民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为向祖国母亲生日献礼,向全国乃至世界同道们展示和分享我国在肿瘤防治领域最新的成果和理念,“第二届华夏肿瘤高峰论坛”于2019年10月26-27日在北京建国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召开。本次大会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癌症基金会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肿瘤分会、结直肠癌肝转移分会等8家分会联合承办。大会主席为赫捷院长和蔡建强副院长,会议邀请了国内外肿瘤领域知名的院士、专家学者进行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汇集临床医学、基础研究、流行病学、科普宣传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肿瘤相关前沿资讯,旨在促进国内外学者交流与合作,推动肿瘤领域的学科发展,提升我国癌症诊治的整体水平,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千余人共聚一堂,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学术饕餮盛宴,致敬祖国壮丽七十年。大会的开幕式由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蔡建强教授主持。
大会在全体人员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洪亮激昂的歌声中拉开帷幕,浓浓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信心在歌声中激荡,力量在心中澎湃。
开幕致辞
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院士对会议的如期顺利举办表示祝贺,并向各位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赫捷院长谈到,恶性肿瘤仍是危害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奋战在抗击肿瘤防治一线的工作者们责任重大。本次会议紧随国家发展策略,正如会议主题“规范、仁心、传承、发展”,通过会议传递肿瘤最新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希望全国同道们共同努力抗击肿瘤。
国家癌症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勇教授介绍了国家发展新政和规划,表示肿瘤防治已进入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本次会议的召开正当其时,大家需团结协作,在肿瘤防治行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院士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书钧教授提出:肿瘤不是一种局部病变,是一类与衰老过程密切相关的全身性疾病,像衰老一样,肿瘤是深嵌入生命的不可剥离的一部分,晚期转移癌症尽管不能被治愈,但绝对可以减轻病情。我国消化道肿瘤防治要向防治癌前病变与早期癌的战略转移。
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总编辑,美国医学会(AMA)高级副总裁Howard Bauchner教授从编辑的角度阐述审视稿件的奥秘,对于如何将实验室数据和临床经验转化成论文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借鉴之处。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允怡教授分别详细介绍了三种胰体、胰尾腺癌的治愈性手术术式,对临床胰腺外科医生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教授以“精准肿瘤学新实践”为题进行了报告。肿瘤的治疗模式经历了从循证医学到转化医学,再到现在的精准医学及接下来将出现的智慧医学,而精准预防与重心前移是关键。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詹启敏教授讲解了科技创新与肿瘤精准医学发展。医学科技创新,将对目前临床疾病诊断方式、疾病的分类分型、临床诊疗路径、临床诊疗的规范、指南、标准有革命性的变化,同时推动一批新型的医学健康产业发展。
医联创始人兼CEO、企鹅杏仁集团CEO王仕锐从医生和患者的视角详细阐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慢病管理模式探索进展。
本次大会肝脏肿瘤&结直肠癌肝转移分会场、放射肿瘤学分会场、华夏消化道肿瘤焦点论坛、健康科普分会场、软组织肿瘤分会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会(CNETS继续教育)、肝脏肿瘤&结直肠癌肝转移分会青委会、第五届CNETS神经内分泌肿瘤高峰论坛、华夏消化道肿瘤MDT分会场、免疫治疗分会场等均同期举行。